第二十四章解放九江全境的偉大勝利 |
|||
|
|||
第一節民主黨派配合迎接解放 一、九江、永修、修水、都昌民主黨派的建立 1947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發出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指示。12月25日,毛澤東在《目前形勢和任務》中指出:“聯合工農兵學商各界被壓迫階級、各人民團體、各民主黨派、各少數民族、各地華僑和其他愛國分子,組成民族統一戰線,打倒蔣介石獨裁政府,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痹谥泄仓醒氲奶栒傧?,各民主黨派重新結合起來,擁護中國共產黨的主張,反對蔣介石獨裁統治。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攜手合作,為奪取新民主主義勝利而奮斗。 中國民主同盟因反對蔣介石發動內戰,拒絕參加“國民大會”,1947年被國民黨宣布為非法。民盟領導人張瀾被軟禁,沈鈞儒等人潛到香港。1948年初,沈鈞儒在香港主持民盟一屆三中全會,發表緊急聲明,表示堅決與中國共產黨合作,國民黨反動派將民盟與中國共產黨一樣視為仇敵。為了迎接解放大軍到來,中國民主同盟九江地下聯絡組在敵人的白色恐怖下建立起來。 民盟九江地下聯絡組成立于1947年10月,負責人許杰夫,以后發展李群化、鄭丹、潘榮秋、熊謂、陳文彬為成員。陳文斌是國民黨九江縣自衛大隊副大隊長(大隊長由縣長曾慶麟兼),掌握著自衛隊實權,手下有300多人。民盟上級組織經常派李柱秘密從香港和解放區來九江與許杰夫單線聯系,九江地下聯絡組的工作聽候李柱指示。許杰夫是映廬水電公司經理,熊渭是九江商會會長,鄭丹是老同盟會會員,李群化是興中紗廠廠長,潘榮秋是地方人士。聯絡組成員公開身份后在九江產生一定的影響。工商界觀察這些人的動向,據此分析時局的變化。 農工民主黨九江縣組織醞釀于1947年秋,組建于1948年,由李柱、徐上達等為首創建。1948年秋,李柱秘密來到九江縣黃老門以東約五華里的五一村。這是原十九路軍高級將領李一平先生躬耕隱居的一個莊園。李柱、張石涵、李昌鼐共同著手籌建農工民主黨九江地方組織,在這里成立以徐上達為首的農工民主黨九江臨時行動委員會,成員有徐上達、于燦烈、陳天章、王乃永、施政、張起倫、李昌鼐等。徐上達、于燦烈是大革命時期中共基層組織領導人,很有名氣,王乃永是陜北公學學員,張起倫是舊軍人,施政是李一平的學生,又是荊林鄉鄉長,陳天章和李昌鼐是愛國青年。農工民主黨九江臨時行動委員會匯集各方面人物,為順利開展工作創造了有利條件。 中國民主同盟永修小組是1947年8月作為民盟在江西農村工作的據點而建立起來的。1947年秋,王秋心受民盟組織委派來永修開展工作,通過王枕心(省參議會會長)的關系任永修中學校長。與王秋心同到永修的還有唐敬齋、殷楚經。省民盟支部負責人經常到永修指導建盟工作。王秋心等利用合法身份和各種有利條件,以民主活動名義向學校師生進行啟蒙教育,同時在承德小學、含英小學、云秀女校和各民主團體發展蔡有澄、沈云霞、江隆賓等十一名盟員,使民盟在永修的據點很快建立起來。 1949年3月1日,永修縣中學教師袁光華加入農工民主黨,并被委派負責農工民主黨組織發展工作。他首批發展許虞生、黃品三、淦長田等入黨,并派黃品三從南昌拿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論聯合政府》、《新民主主義論》等宣傳材料和省農工民主黨工作委員會的指示,在黨內開展學習,在群眾中進行秘密宣傳,并在學生、工人、農民中積極發展黨員。1949年5月初,中國農工民主黨永修工作委員會成立,符道純任主任委員,并設立三角、白槎、仙州、馬口四個區委會。 1949年春節后,江西省民盟派陳言等前往香港與民盟臨時總部和農工民主黨中央取得聯系,接受中共華南局負責人關于組織地方武裝策應解放軍渡江的任務。陳言接受任務經組織派遣于2月間回到家鄉修水,聯系當時縣立修水中學和省立散原中學教員徐世凡、劉紹之、陳造新、陳淑文等人在凌家祠堂開會,建立民盟修水支部。以后在修水中學、散原中學、縣城小學師生和國民黨縣政府所屬機構,一部分鄉鎮中下層公務人員及開明人士中發展一批盟員。到縣城解放時有盟員200人,其中許多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共產黨員。與此同時,農工民主黨負責人張晴窗也在城鄉發展組織,建立農工民主黨修水縣委員會。民革江西省委派黃鳴九等人在修水縣城和山口、漫江建立民革小組。 1947年下半年,向法宜與民盟江西省地下組織領導人曾伯雄取得聯系,商定把民盟組織發展到都昌。1948年初,向法宜在都昌發展劉繼忠、向熙二人為盟員,并建立民盟都昌小組。到1949年解放前夕,共發展盟員13人,其中任遠中學教員五人,縣立中學一人,鄉村五人。民盟組織能調動長槍130支,短槍六支,機槍一挺。任遠中學是民盟主要活動陣地,它創辦于1947年春,由向法宣發起,得到石淑錦、王錦等人支持,石淑錦、王錦兩人擔任學校董事。借助這些人的掩護,都昌縣民盟小組在教員中培養革命對象,秘密發展民盟組織,開展革命活動。 二、策反國民黨軍政人員 九江各民主黨派組織根據上級指示,對國民黨軍政人員進行策反,成功地使一部分國民黨軍政人員棄暗投明,為解放大軍勝利渡江,維護地方治安,接管各地舊政府進行卓有成效的工作。 國民黨九江縣自衛大隊有300多人,縣長曾慶麟兼任大隊長,實權掌握在副大隊長陳文彬手里。陳文彬是民盟九江聯絡組成員鄭丹的外甥。通過這種親屬關系,爭取了陳文彬棄暗投明,站到人民一邊。1949年1月,由鄭丹、熊渭介紹,許杰夫簽字批準,上報上級民盟組織,正式將陳文彬吸收為地下聯絡組成員。陳文彬在地下聯絡組的指導幫助下,把自衛隊中的障礙分子逐個排除,使這支武裝力量牢牢掌握在民盟手中,為維持九江解放前夕的社會治安作了有益工作, 農工民主黨九江臨時行動委員會在九江縣黃老門等地展開策反工作,1948年冬創建了一支武裝力量——贛北民主自衛軍。自衛軍主力第四大隊由張起倫、施政具體負責,將張家山作為根據地。張家山背靠廬山,只有一條羊腸小道出入,是個“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險寨。山寨內有100多戶人煙的兩個村莊,村民淳樸、勇敢??箲鸪跗谏秸迕裨詣咏M織自衛隊,以100支破爛步槍與日軍浴血奮戰半年多,給日軍很大打擊。贛北民主自衛軍第四大隊建軍初期只有張家山一支人馬,十來支步槍。另外荊林鄉鄉長施政掌握七支步槍,但人員未集中,活動也未公開。張起倫從南昌帶回在國民黨省參議會會長王枕心家中召開的秘密軍事會議精神,即要把擴黨擴軍結合起來,到敵軍中進行策反工作,到敵人心臟要人、要槍、要子彈。九江農工民主黨組織遵照會議精神,決定通過關系先從國民黨鄉公所下手。荊林鄉鄉長施政是李柱的同學,已經參加農工黨,成為中堅力量。陳天章利用同族關系對蘭橋鄉鄉長陳奇進行策反,工作進行得比較順利,又控制了幾條槍。高良鄉管轄兩鎮,土豪劣紳多,情況比較復雜,鄉長曾任日偽區長,工作難以開展,于是他們把工作重點放在比較開明的副鄉長李松定身上。徐上達、陳天章以籌辦米廠為名經常去做工作,終于把李松定和軍事干部徐起群策反過來。高良鄉駐有國民黨重兵,鄉公所也有長短槍20支。解放前夕國民黨軍脅迫鄉公所人員隨軍逃跑,農工黨組織使用金蟬脫殼之計,以幫助敵人放哨為名,先把人槍調到兩個炮樓上,隨后又以巡查鐵路為名,人槍全部安全撤到黃老門。 國民黨反對派也與農工民主黨組織進行爭奪戰,他們打著十七縱隊的旗號,把社會上的散兵游勇、土匪特務、地頭蛇統統收羅起來作垂死掙扎。農工民主黨組織完成三個鄉的策反工作后,進一步加快工作步伐。荊林鄉嚴昌元擁有十多條槍,被收編到十七縱隊,準備換裝逃跑。施政去策反把他爭取了過來。蘭橋鄉孔繁德、孔繁茂擁有20多支槍,也被收編到十七縱隊,由陳奇去策反。鐵路西朱嶺山一帶的洪天澤和羅其灼,各擁有幾十條槍,農工黨組織又通過黃澤濤等利用親戚關系去策反,使他們調轉槍口。農工黨組織的斗爭策略是依靠全黨力量,團結工農群眾和進步力量,分化和瓦解反動勢力,孤立和打擊頑固敵人。 解放前夕修水縣的國民黨武裝除國民黨政府官員、警察等反動勢力外,還有吳撫夷三四八師,李高峰一○三軍九團,陳士元“清剿”指揮部和車正湘鄂贛邊區反共第六縱隊。修水各民主黨派根據上級組織指示,在國民黨軍政人員中進行策反工作,十多個國民黨區、鄉長通過策反加入了民主黨派新建的武裝民主自衛軍??h政府秘書、警察局長、自衛隊長經過教育,也發展成為民主黨派成員。國民黨修水縣長吳懋松在駐三都的人民解放軍四十三軍一二九師負責人的電話與書信感召和民主黨派的策反下,率領縣政府官員和警察及自衛總隊武裝從高城鄉(竹坪鄉高城原)返回縣城迎接解放。 國民黨舊軍官吳撫夷,修水人,自土地革命戰爭以來一直與人民為敵,聽說解放軍即將渡江南下,急忙拼湊一支隊伍,由國民黨武漢華中“剿總”任命為一二六軍新編三四八師師長,解放前夕率部盤踞在山口漫江一帶。民主黨派人士張住石、黃鳴九等人奉命從南昌回到修水,與在國民黨擔任過專員、縣長的民主人士平戎等,以同鄉、舊屬等私人關系與吳密談。幾經周折達成協議,吳撫夷部改稱中國人民自衛軍贛湘縱隊,并將隊伍拉進縣城,迎接解放。 都昌縣民盟小組為了把武裝掌握在自己手里,發展縣保安中隊中隊長向熙加入民盟組織,民盟小組決定保安中隊隨時準備起義。1949年3月,向熙暗中對官兵進行整頓,調換部分不信任的官兵,都昌解放前夕率部開赴汪家墩與劉繼忠領導的鄉兵匯合。民盟小組還對曾經參加革命的譚緒琪等進行聯絡,商定工作任務,為迎接都昌解放準備武裝力量。 三、建立武裝維護治安保護國家財產 民主黨派除對國民黨地方軍政人員重點策反外,還為九江解放作了許多準備工作。 民盟九江聯絡組做的工作:一是安定民心。由于國民黨反動派長期以來在群眾中散布共產黨“共產共妻”謠言,一些工商界大戶和市民既盼望解放,又對共產黨產生恐懼感。為了穩定民心,從1948年下半年開始,民盟組織成員分頭深入工商界、教育界宣傳共產黨政策,粉碎敵人謠言,使群眾心理上有一種安全感。二是利用合法身份與敵人展開面對面的斗爭。針對國民黨傷兵嚴重騷擾社會,聯絡組研究決定由商會常務理事占樂章出面,組織商家統一行動,捉打鬧事傷兵,使他們不敢再出來騷擾。聯絡組還以商會名義抵制國民黨征收“戡亂捐”等稅收。三是探聽敵人情況。許杰夫和熊渭、李群化分別有經理、會長、廠長的公開身份,常與國民黨地方頭面人物接觸。他們采取輪番請客的方式,經常宴請國民黨地方黨政軍頭目和機要人員,在交往中搜取情報。敵人撤出九江前企圖炸毀龍開河、賽城湖、永修楊柳津鐵橋和映廬水電公司,把興中紗廠洗劫一空。得知這一重要情報,民盟聯絡組用重金買通國民黨九江軍警督察處處長韓蒙軒,勸阻實施破壞九江的罪惡計劃。韓答應不炸鐵橋,為了向其主子交待,只在賽城湖鐵橋下放一包炸藥,以不炸傷鐵橋為度。由于做了這些工作,使得九江城在敵人撤退時沒有遭到洗劫和破壞。四是為解放大軍進城作物資準備。民盟組織以商會為據點,囤積充足的油鹽柴米等生活必需品。五是維護社會治安。1949年5月15日,駐九江的國民黨軍政機構和武裝力量紛紛逃離,九江出現暫時真空。為了防止敵特破壞,民盟組織領導人許杰夫調動映廬水電公司唯一的一部舊卡車,提供給陳文彬及其幾十名武裝人員在街上往返巡邏,承擔維持九江治安的責任。同時由熊渭指揮一個中隊住在商會,維持社會治安;由李群化指揮一個中隊保護興中紗廠;由許杰夫指揮一個中隊保護映廬公司。每個中隊約近百人,總指揮是許杰夫和陳文彬。由于加強了保衛,5月16日夜晚雖然遭到“中國人民革命軍”武裝匪徒攻擊,映廬公司和興中紗廠安然無恙,只有商會遭到破壞。 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國民黨都昌縣長蘭楚東奉命疏散國庫公糧,打算將都昌縣倉庫的糧食全部從水路調走。都昌民盟小組獲悉,由組長向法宜召集縣城開明紳士開會商量對策,向都昌鎮公所借來兵力,雇一艘船追到磯山刨皮嘴,將載糧帆船截住開回縣城。保全了稻谷千余擔,支援前線和地方給養。都昌縣城國民黨軍政人員潰逃時,縣城四門大開,機關、監獄杳無人跡,城內成為真空。民盟小組掌握的縣保安中隊承擔起維持社會治安的任務。自稱“中國人民革命軍皖鄂贛邊區指揮部”總司令的王公霸帶領一班散兵游勇黑夜竄到都昌縣城,妄圖利用真空搶占地盤,發現縣中隊有所防范,灰溜溜地離開都昌。5月9日,民盟小組指揮的隊伍在汪家墩匯合后,積極做好迎接解放軍的工作。5月12日,解放軍二野部隊干部到達汪家墩,團長郭崇義在汪家墩檢閱向熙起義的二中隊,由向法宜、劉繼忠為向導向縣城進發。民盟小組對縣城的工作也作了部署,學校留有民盟成員護校,趕制標語,做好迎接解放軍的工作。解放軍由北門進城,受到全城人民夾道歡迎。民盟小組為了及時向全縣人民報導都昌解放特大喜訊,特意創辦《曉鐘》油印報,創刊號于都昌解放的第二天,即5月13日大量散發到讀者手中。 第二節人民解放軍馳騁贛北 一、江西第一個解放縣——彭澤 1949年4月20日,國民黨南京政府最后決定拒絕簽定《國內和平協定》。中國人民解放軍遵照總司令朱德的命令,于20日夜和21日發起渡江戰役,勝利強渡長江,開始解放江南廣大地區的偉大進軍。 素稱江西門戶的九江地區,這時成了國民黨反動派特別重視的軍事基地。早在1947年的12月,國民黨南京政府國防部長白崇禧就來到九江,成立皖鄂贛湘蘇豫六省聯防指揮部九江指揮部,華中“剿匪”總司令部。先后有第十二軍,第十六軍,華中“剿共”第十二縱隊獨立團,第十九軍高炮第一團,“綏靖”司令部江西省保安團來九江駐守。國民黨軍隊廣設江防,嚴密控制水陸交通,強迫九江縣成立“人民自衛隊”,崗哨林立,造成空前的軍事白色恐怖。與此同時,在九江、湖口成立所謂“戡亂建國”委員會,在德安成立西北聯防總署,在都昌成立了青年反共“救國”團,在九江市成立了特種刑事法庭,到處發展國民黨、三青團特務組織,實行白色恐怖。1948年12月,國民黨反動派又在九江地區增設九瑞星湖彭五縣聯防指揮部,將湖口等縣的地方土匪武裝組織成立國防部贛東北青年“救國”第三支隊第十一大隊和第十九大隊兩支反動武裝,企圖阻擋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1947年10月,蔣介石在九江設臨時行轅,親自監督長江一帶“剿共”軍事。國民黨反動派的垂死掙扎,絲毫不能挽回他們滅亡的命運。相反更加激起廣大人民革命斗志,增強了人民革命勝利信心,也使人民盼望解放、翻身作主人的愿望更加強烈。 1949年4月20日晚,解放軍西路主力部隊第二野戰軍四、六兩兵團,從江北安徽望江縣出擊,跨過長江,攻占彭澤縣江北八寶洲。4月22日黎明,解放軍以猛烈炮火轟擊國民黨停泊在馬垱磯的三艘軍艦,迫使敵艦狼狽逃離,粉碎了國民黨精心設防的長江防務。彭澤縣國民黨軍政要員,地主惡霸聞風喪膽,逃之夭夭。早已盼望解放的彭澤縣人民自動組織十多條船只,冒著槍林彈雨迅速橫渡長江迎接自己的軍隊,運送解放軍渡江解放馬垱。4月22日,人民解放軍開進彭澤縣城,全城人民群眾敲鑼打鼓,燃放鞭炮,鑼鼓聲、鞭炮聲和男女老少的歡呼聲匯成一支歡迎解放軍的交響曲。彭澤縣在江西省第一個獲得解放。彭澤解放后,解放軍部隊繼續向前推進,5月6日解放湖口縣,5月12日解放都昌縣。 二、解除王公霸武裝解放九江市和各縣 1949年4月間,中國人民解放軍追擊國民黨反動軍的隆隆炮聲,從一江之隔的黃梅縣不斷傳來。駐守九江的國民黨軍隊驚恐萬狀,急忙逃走;國民黨縣政府要員也慌慌張張收拾行裝,準備逃命。5月中旬,國民黨軍隊開始南逃,解放軍還沒有過江,九江形成真空地帶。這時社會秩序非?;靵y,土匪強盜乘機大肆搶劫,廣大群眾惶惶不安。5月16日晚9時,市區出現署名“中國人民革命軍湘鄂贛邊區司令部”司令王公霸并蓋有大印的布告,同時幾名身穿便衣,手持短槍大刀的人突然闖進民盟九江地下組織會場,出示“司令部”介紹信,要民盟組織交出掌握的武裝。他們的無理要求被婉言拒絕。5月17日凌晨2點,一股不明真相的人進攻發電廠,高喊交出許杰夫,趕快停電,否則機毀人亡。這伙匪徒不斷向高壓電線開火,高壓線被擊中,斷下來的高壓線反將一個匪徒電斃,一個匪徒電成重傷。這群烏合之眾一轟而散,又去包圍商會。他們打進商會,抓住守衛在商會的陳文彬等幾名武裝人員,并收繳了武器。 面對城區極端混亂的局面,民盟九江地下組織派佛教協會陶靜吾居士和柴炭業理事長梅賢武,深夜乘小船過江,又派陳文彬的父親出東門奔新港到湖口,分別找解放軍報告九江城內出現特殊武裝人員,請部隊速來解放九江。5月17日清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十八軍五十四師一六二團政委翟壽亭聽了九江情況報告,立即帶領部隊從新港向九江進發。隊伍走到三里街,遭到王公霸武裝人員阻擊,解放軍很快繳了他們的械。國民黨憲兵團長出身的王公霸,妄想糾集地痞流氓、土匪特務在解放前夕撈一把,也被解放軍抓住,押送黃梅公安部門。上午7時,解放軍隊伍從東門口進入九江城。已經得知解放軍進城消息的市民群眾打開店門,鞭炮齊鳴,鑼鼓喧天,街道兩旁站滿歡迎群眾,列隊歡迎子弟兵入城。九江解放了!九江回到了人民的懷抱!歡聲笑語遍及城鄉。下午2時,黃岡軍分區十四團團長馬啟春帶領兩個連,十三團政治部主任張鐘帶領一個營從小池口渡江。部隊船只剛靠岸,九江城區又一次沸騰起來。 九江解放的當天上午,團政委翟壽亭委托民盟組織負責人許杰夫上廬山與當地人士商談解放廬山事宜,受到廬山各界的歡迎。下午翟壽亭命令一個排趕到廬山,晚上8點正式接管廬山,廬山與九江同一天解放。 三、修水和平解放 1949年6月16日,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三軍一二九師三六八團經三都到南嶺兵分三路,一路走北門,一路走西門,一路走青云門,上午10時許同時開進修水縣城,修水的紅色土地重新回到人民手中。修水人民聽說當年紅軍回來了,男女老少眉開眼笑,從四面八方涌向街頭夾道歡迎解放軍。散原中學師生手擎三角紅旗在北門迎接,修水中學師生抬著毛澤東戴八角帽的畫像和《你是燈塔》的組畫趕到余家巷口迎接。解放軍指戰員向歡迎群眾揮手致意,停下來休息也不進屋,坐在原地唱歌、拉歌。兩校師生也唱起《你是燈塔》、《團結就是力量》和解放軍相對拉歌?!懊飨f歲!”“中國共產黨萬歲!”的口號聲和歌聲此起彼伏。觀看的人們越來越多,他們看見解放軍戰士在陽光下席地而坐,汗水濕透了曬得發白的軍裝,紛紛抬來清水、涼茶,請親人擦把臉,喝碗茶。 修水縣城工農商學兵各界人士數千人懷著對親人的深厚情意,很快在衙前中山公園到五邑小學門口集中,歡迎親人解放軍,慶祝修水解放。解放軍代表三六八團政治處主任唐占蔭在群眾的歡呼聲中即席演講,宣告人民解放軍打回老家來了!引起全場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中國共產黨萬歲!”“毛主席萬歲!”的口號聲響徹山城。衙前寶慶號墻上張貼散原中學編寫的足有三四平方米的《歡慶修水解放特刊》,點綴著這個大喜日子的歡慶氣氛。特別引人注目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布告》,人們興高采烈地圍觀、朗讀。保護人民生命財產,保護民族工商農牧業政策,字字句句說出人民的心愿。修水商家照常營業,街道上人來人往,社會秩序井然,人民安居樂業。 6月19日,解放軍根據修水群眾的反映,為防止原國民黨新編三四八師師長有變,用收編的辦法解除了這支隊伍的武裝。同時繳了四十多個警察的械,修水縣城完全解放。 在修水縣解放以前的5月1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一五六師部隊進入瑞昌縣城,瑞昌解放。5月22日,第四野戰軍第十五兵團一六五師四六八團由九江向德安推進,當天進入縣城,德安解放。同一天,第四野戰軍第十五兵團四十三軍一五六師四六八團一部進軍永修縣城,永修解放。5月24日清晨,第四野戰軍第十五兵團一二九師警衛營220人進駐星子縣城,宣告星子縣解放。5月30日,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三軍一二七師三七九團和師部警衛營二連分頭攻進武寧縣城,武寧縣解放。修水縣的解放,標志著九江十縣一山一市全境解放。 第三節九江人民政權的建立 一、九江地委、行署的成立 九江全地區解放以后,在共產黨統一領導下,各縣市先后建立軍事管制委員會。軍管會的具體任務是:(1)迅速安定社會秩序;(2)積極完成戰勤、借糧任務,支援大軍過境;(3)肅清一切殘余敵人和散兵游勇及其他武裝反抗分子;(4)接受一切公共機關的產業和物資,并加以管制和監督;(5)解散一切反動黨派和團體,并收繳其反動證件,登記其各級負責人員,對登記后的反動分子實行管制;(6)開始反霸,逮捕那些罪大惡極的反動分子;(7)開展生產自救;(8)建立系統的革命政權機關。九江地區人民在軍事管制委員會的領導下,開展籌糧支前、剿匪等工作。武寧縣僅在兩個月時間內,籌集糧食100萬斤和其他許多物資。 剿匪工作成績斐然,各地人民配合解放軍在三個來月,消滅盤踞在武寧山區大小數十股國民黨殘部和土匪約千余人,消滅活動在永修云山一帶的國民黨贛北青年“救國”軍約500人及其他各地匪徒。永修縣1000多名工人、農民和城鎮居民,配合解放軍鐵道兵團,僅用七天時間就修復被國民黨破壞的山下渡大鐵橋,使南潯鐵路迅速得到恢復,保證了解放軍西進和支前物資及時運輸。 在支前、剿匪、恢復社會秩序的同時,各地迅速恢復工礦企業生產,學校繼續開課,商店繼續經營,農村減租減息工作開始有條不紊進行。 1949年6月,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中國人民解放軍江西軍區和支前司令部先后成立。接著,省委在九江地區成立中共九江地委,九江專員公署,九江軍分區等派出機關。在各縣、市先后成立中共縣市委和縣市人民政府等黨政軍組織機構。九江地方委員會于6月19日成立,地委書記陳化錚,副書記鄭自興、楊石人。7月19日,省人民政府命令九江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正式成立,史梓銘為行政督察專員,下轄九江、瑞昌、武寧、永修、星子、德安、靖安等七個縣和廬山管理局。9月,中共九江市委劃歸中共九江地委領導。9月11日,省人民政府決定,靖安縣從九江分區劃出;修水和湖口、彭澤、都昌四個縣分別從袁州分區和鄱陽分區劃進,歸九江分區管轄,九江市、九江縣分設。這時,九江地區管轄十縣一市一山。 二、各縣縣委、縣人民政府的成立 1949年5月28日,隨第四野戰軍南下接管九江的干部隊伍乘船抵達九江市。29日晚,九江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在火車站候車室召開第一次大會,省委書記陳正人等出席會議,宣布中共九江市委正式成立,書記楊石人。中共九江市委隸屬江西省委。6月4日成立九江市人民政府(屬省轄市),市長張同鈺。9月省委決定,九江市委改屬中共九江地委領導。 1949年6月,九江縣委成立。機關駐地九江市庾亮南路。書記姚少詩。6月6日,九江縣人民政府成立,縣長侯野烽。機關駐地九江市庾亮南路。 1949年6月13日,根據上級黨組織批準的名單,由陳琴、吳庭蘭組成德安縣工作委員會。工委書記陳琴。工委成立以后著手接管工作,并由德安中學遷駐原國民黨縣政府大樓。9月,中共德安縣委正式成立,代理書記陳琴。7月12日,根據江西省人民政府的命令,德安縣人民政府成立,縣長吳庭蘭,內設民政、財糧、教育、建設四科。同日成立德安縣公安局。 1949年6月18日,解放軍南下工作團第八大隊二中隊44名干部帶著44萬元(舊幣)開辦費在隊長李玉率領下抵達永修。同日,經中共九江地委批準,中共永修縣委成立,書記李玉。7月初,江西省人民政府任命張繼成為永修縣縣長,成立縣人民政府,內設秘書室、公安局、稅務局、糧食局、民政科、財政科、教育科,縣政府將全縣劃為五個行政區。 南下干部大隊在進軍途中,于1949年4月25日成立中共湖口縣委,隸屬中共鄱陽地委,書記陳述之。28日,第二野戰軍第五兵團第十八軍五十四師一六二團解放湖口。9月,中共湖口縣委改屬中共九江地委。4月,湖口縣人民政府成立,隸屬贛東北行政區鄱陽分區督察專員公署。9月,劃歸九江分區督察專員公署,縣長王升三。 1949年4月28日,中共彭澤縣委成立,隸屬中共贛東北區鄱陽地委。9月,改屬中共九江地委,書記趙振幫。4月,彭澤縣人民政府成立,隸屬贛東北行政區鄱陽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9月,劃歸九江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縣長孫岳東。 1949年5月13日,中共都昌縣委成立,隸屬中共贛東北區鄱陽地委,書記夏樹屏。9月,改屬中共九江地委領導。5月,都昌縣人民政府成立,隸屬贛東北行政區鄱陽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9月,劃歸九江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縣長李冀礎。 1949年6月15日,中共瑞昌縣工作委員會成立,書記黃茂。工委的成立,使黨組織在瑞昌停止活動一年零七個月后重新恢復。8月,經中共江西省委批準,在縣工委的基礎上正式成立中共瑞昌縣委,書記黃茂。在縣工委成立的同時,即6月15日瑞昌縣人民政府內定成立,縣長由黃茂兼任,中共瑞昌縣委成立后,縣人民政府同時宣布向全縣公開??h政府直屬部門設秘書室、公安局和民政、建設、財糧、教育等科。 1949年6月10日,中共武寧縣工作委員會成立。書記胡麟。1950年2月,中共武寧縣委成立,書記胡麟。1949年9月,武寧縣人民政府成立,縣長李滌心。 1949年7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四七一團政委李顏齡和袁州地委宣傳部長洪澍率領部隊到達修水接防,中共修水縣委和縣政府領導班子及工作人員一行73人也隨軍到達。修水縣委和縣政府領導班子,是7月初在南昌南下干部大隊分工時,由袁州地委確定五名委員,并報經省委批準的,縣委書記梁定商,縣長吳平。于是,修水縣委和政府班子也就在這時產生了。7月中旬建立縣委、縣人民政府職能機構,縣委設秘書室、組織部、宣傳部、民運部;縣政府設財糧、教育、民政、建設四科和公安局。八一建軍節這一天,縣城群眾在新萬壽宮開會慶??h委、縣政府成立。 修水縣委、縣政府成立時由袁州地委、分區管轄,因遠離袁州不便領導,不到一個月接上級通知劃歸九江管轄。 1949年7月中旬,中共星子縣委成立,書記方言。7月21日,星子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縣長常流??h委、縣政府成立后,于7月24日將全縣劃為三個區一個鎮,組織了公安、財糧、城關等接收小組,開始接收工作。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從此,中華民族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中國人民永遠結束了被壓迫被剝削的奴隸地位。中國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開始了向社會主義過渡階段。剛剛誕生的九江地區各級黨委和政府,在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的英明領導下,帶領全區人民同全國人民一道,繼續完成人民民主革命任務,開展剿匪反霸和土地改革運動,為恢復國民經濟和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而奮斗。
|
|||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
上一篇:
再版后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