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述 |
|||
|
|||
九江,位于長江中下游結合部的南岸、東枕鄱湖,西連幕阜、南接洪都,北瀕長江,居贛、鄂、湘、皖四省交界處。東與安徽省東至縣毗鄰;南與本省新建、安義、靖安、奉新、銅鼓縣相連;西與湖南省平江縣和湖北省的崇陽、通城、通山、陽新縣接壤;北與湖北省的武穴市及黃梅縣、安徽省宿松、望江縣隔江相望。為江西的北大門。風光奇麗的廬山,聳立于鄱陽湖和長江之間。優越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物產資源使九江素有“贛北棉鄉”、“江南魚倉”的美稱?,F為江西省省轄市。 市治潯陽城,是一座具有兩千二百余年歷史的古城。地處要沖,交通便捷。歷史上為全國“四大米市”、“三大茶市”之一。今為贛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是江西省唯一連江通海的港口城市,名列長江沿岸十大港口城市之一。1980年4月,國務院批準九江為對外開放港口,隨后又列為開放城市,實行沿海開放城市的政策。給九江的騰飛帶來了新的契機和活力。 ?。ㄒ唬?/p> 九江地理 坐標為東經113°57′~116°53′, 北緯28°47′~30°06′,全境東西長約270公里,南北廣約140公里,總面積18823平方公里,占江西省總面積的11.3%。 其中市區面積699平方公里,占全境總面積的3.7%。 九江名山南峙,大江東流,川渠交錯,丘陵起伏。地勢東西高,中間低,南部略高,向北緩傾而伸,平均海拔32.2米。中部鄱陽湖平原,水網交織,種養業發達。西部為丘陵山區,層巒疊翠,莽莽九嶺、幕阜山脈蜿蜒南北。最高主峰是武寧縣的九嶺尖,高達1794米,為九江之巔;最低點為德安縣的南湖,海拔僅1.6米;九江市區海拔20米。聞名中外的旅游避暑勝地廬山,如巨大的畫屏聳立在長江之濱和鄱陽湖之間,主峰高1474米。全境山地占總面積16.4%, 丘陵占44.5%,平原占30%,湖泊占8%。1990年末,全市總戶數947425戶,總人口4052262人(其中男性2099548人,女性1952714人)。耕地面積354.3萬畝(其中水田222萬畝,旱地132.3萬畝),人均耕地面積0.9畝,農業勞動力人均耕地2.83畝。土壤類型有8個土類,18個亞類,80多個土屬。主要有紅壤土、水稻土、馬肝土、潮土、紫色土、石灰土、山地黃棕壤土、山地草甸土等。有446萬畝宜林荒山,112萬畝草山草坡,495萬畝可養殖水面。高山、丘陵、平原、江湖皆備,素有“六山二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莊園”之說。 長江流經九江境內岸線長151公里,流域面積3904平方公里;境內主要有修河、博陽河和長河三大水系;鄱陽湖在境內面積約350余萬畝,流域面積14650平方公里;萬畝水面以上的湖泊有10個,千畝水面以上的湖泊有31個,共計水面34.3萬畝。其它小水面湖泊更是星羅棋布。 九江地處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的過渡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16~17攝氏度。雨量充沛,年降雨量為1300~1600毫米。雨量四季分布不均,年降雨量的40~50%集中在夏季。日照充足,年日照時數在1650~2100小時之間,無霜期為287天,年平均霧日16天左右。 九江歷史悠久。大量的考古資料證明,早在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在這里勞動、生息、繁衍。春秋時為吳之西境,楚之東境,俗稱“吳頭楚尾”。戰國時屬楚國管轄。九江之稱,最早見于《尚書·禹貢》的“九江孔殷”,“九江納錫大龜”,“過九江至于東陵”等記載。 九江作為行政區劃始于秦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后,設36郡,其中有九江郡(郡治在今安徽省壽縣)。西漢時,九江始建縣,稱柴桑。三國時屬東吳,隸武昌郡。西晉太康初年(280年),九江境地設有柴桑、彭澤、潯陽、?;璧瓤h,分屬武昌、豫章、鄱陽、廬江四郡。永興元年(304年),置潯陽郡,領柴桑、潯陽兩縣,隸屬江州。從那時以后,九江逐漸成為通都大邑和東南望鎮。隋時,廢郡改州,九江為江州。大業三年(607年)又改江州為九江郡,郡治湓城。唐時,改九江郡為江州。天寶元年(742年)改為潯陽郡。至乾元年(758年)復為江州。五代十國時,江州是南唐道德教化之地,故改屬縣潯陽為德化。北宋年間,江州屬江南東路,南宋年間屬江南西路。元代改江州為江州路。元末陳友諒自稱皇帝,以江州為都。明代,改江州路為九江府。清代亦然。辛亥革命后廢除府制,1914年設道領縣,將九江府改為潯陽道,共領二十縣,為避福建省轄縣同名,改德化為九江縣。1927年設九江市政廳,次年改稱市政府。1932年2月,設市政委員會。1936年改入九江縣。1949年5月17日九江解放,7月19日設江西省人民政府九江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九江、瑞昌、武寧、永修、星子、德安、靖安七縣,同時設立九江市,直屬省人民政府管轄。9月11日,省人民政府決定,將修水、彭澤、湖口、都昌4縣分別從袁州(宜春)、饒州(上饒)分區劃歸九江專署管轄,把靖安縣從九江分區劃歸南昌分區管轄。省轄九江市降為縣級市,并歸九江分區管轄。至此,九江分區轄十縣一市。1953年7月,成立廬山特別區人民政府,由省人民政府委托九江分區代管。1968年4月,成立九江專區革命委員會。1971年2月,改為九江地區革命委員會。1979年改為九江地區行政公署。1980年3月28日,經國務院批準,九江市從九江地區劃出,升為省轄市,轄潯陽、廬山、郊區三個區。1983年7月21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九江地區行政公署,成立九江市,將原九江地區所十縣劃歸九江市管轄,轄實行市管縣的新體制。 ?。ǘ?/p> 九江,“地界荊揚,當楚之術,據金陵上游,歷代為重鎮”。具有十分重要的軍事價值,乃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早在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車騎大將軍灌嬰(河南商丘人)出于軍事需要在此鑿井筑城戍守,稱湓城,又稱灌嬰城。三國東吳都督周瑜在此操練水師,后于赤壁大破曹軍。最終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之勢。北宋抗金名將岳飛,奉詔征討自稱“天王”的流寇李成等,攻克江州,并奉詔指揮江州(九江)、蘄陽(今湖北蘄春)兩處水軍。后舉家定居江州,其母和夫人身后安葬于江州(岳母墓在今九江縣株嶺,成為歷史古墓)。他在九江寫下了多首不朽詩篇,發出直搗黃龍的誓言。元朝至正十九年(1359),陳友諒弒其主徐壽輝,自稱漢王,以江州為都。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明太祖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于長江、鄱陽湖,激戰江州(九江)城,大敗陳友諒,為朱元璋統一全國建立明王朝奠定了基礎。清朝咸豐五~八年(1855-1858),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視九江為天京(南京)之屏障,派重兵駐守,太平軍名將林啟榮率兵與清軍鏖戰于九(江)、湖(口)一帶,相持四年之久,重創曾國藩的王牌軍--湘軍水師,幾致曾于死地, 扭轉了西征失利的局勢。 在近代革命史上九江這座軍事重鎮,有著巨大的貢獻。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首義勝利后,10月23日,駐九江之新軍在革命黨人的鼓動下,高舉義旗,通電全國,宣布九江脫離清政府,成立“中華民國駐潯軍政分府”,解除了長江下游清軍對武漢的威脅。對此,孫中山十分贊賞。1912年10月29日,孫中山由南昌來九江,接見各界人士時高興地說:“武昌首義,九江最早響應,鼎力支援,使革命得以順利發展。如此之功,吾人佩甚?!毙梁ジ锩品饲逭椭袊鴥汕攴饨ň鲗V?,使民主共和的觀念從此深入人心。但勝利果實被袁世凱攫取并復辟帝制。1913年7月,江西都督李烈鈞(武寧人)奉孫中山之命以湖口為大本營,豎起了“二次革命”的旗幟,發動了“湖口討袁起義”,與袁世凱之北洋軍激戰38天,雖最終失利,但其影響曾波及南方七省,是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史上的一起重大事件。1919年北京爆發的“五四”運動,激起九江人民反帝愛國斗爭高潮。五月七日,九江各界人士紛紛舉行罷工、罷課、罷市,示威游行。呼吁“還我河山”,“挽回權利”,“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打倒賣國賊”,“廢止二十一條”等。同全國人民協力,迫使北洋軍閥革除了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等人的官職。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九江是江西境內繼安源、南昌之后,第三個建立中共地方組織的地區。黨組織由小到大、由弱到強,領導全市人民進行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資本主義的斗爭。1926年9月,九江人民配合北伐軍先后攻占修水、武寧、德安、瑞昌、九江、永修等地。與皖系軍閥孫傳芳決戰于贛北戰場。同年10月16日,在九江地方黨組織領導及江西區委派員協助下,炸毀孫傳芳5千噸級滿載士兵和軍火的“江永輪”,從而加速了孫傳芳在浙、閩、蘇、皖、贛五省統治的覆滅,為北伐軍東進,奪取長江下游各省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1927年2月,市區工人階級及各界人民大眾,在共產黨和武漢國民政府領導下,一舉收回英租界。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1927年7月下旬,南昌“八·一”起義前,中共中央有關領導李立三、譚平山、鄧中夏、聶榮臻、瞿秋白、周恩來及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軍長賀龍、二十四師師長葉挺等多次在九江召開會議,醞釀策劃。九江成為了南昌起義的“橋頭堡”和策源地。為南昌起義的順利舉行奠定了基礎。同年9月,毛澤東在湘贛邊的修水等地成功地領導了秋收起義,并由此開創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隨著武裝斗爭的開展,九江地區成為湘鄂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主要組成部分。其中修水縣則是首舉義旗的區域。彭德懷、滕代遠、方志敏、何長工、邵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分別在境內西部小九宮山一帶和東南部山區創建革命根據地或指揮游擊戰役。取得了許多重大勝利,并逐漸形成割據區域。1928~1935年,全市先后形成三大割據區域。一是中共江西省委領導的贛北岷山割據區域,包括德安、永修、九江、星子、瑞昌絕大部分地域。二是中共湘鄂贛特(?。┪I導的以修水為中心的割據區域,包括江西的修水、武寧、銅鼓、宜豐等縣,湖南的平江縣,湖北的通城、通山、崇陽等縣大部或部份地域。三是中共贛東北特(?。┪?、皖浙贛省委領導的武山割據區域,包括江西的都昌、湖口、彭澤、波陽縣,安徽的東流、至德、望江縣大部或部份地域。這些割據區域,大都成為進行武裝斗爭的中心,在各個不同革命歷史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此毛澤東同志1930年1月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曾加以肯定:“以江西論,贛北之德安、修水、銅鼓尚有相當基礎”。許多共產黨員、志士仁人、熱血青年,英勇奮斗,前仆后繼,獻出了寶貴生命。據不完全統計,自大革命以來,九江地區被反動派殺害的革命志士和群眾共22萬余人,其中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2萬多人。1990年,經省人民政府核定,全市9縣1市革命老根據地共有216個鄉、鎮、場,占全市鄉鎮場總數的84%;老區村委會2001個,農戶54.7萬戶,人口265萬人,分別占各該總數的79%、83%和84%??梢娋沤嗣裨诟锩鼞馉幠甏鸀橹袊锩膭倮鞒隽司薮筘暙I。 抗日戰爭時期,1983年6月29日,日本侵略者首先攻陷彭澤,繼而埋犯江西腹地。境內的彭澤、湖口、九江、瑞昌、德安、星子縣一度為主要戰場,軍民合力,重創日軍。尤其是1938年10月10日南潯線萬家嶺戰斗,全殲日軍106師團及一個聯隊,計2萬余人,取得了江西境內抗日戰爭的最大勝利。也是日軍侵犯江南的最大一次慘敗。震驚國內外。為此中共《新華日報》于11日發表社論《論南潯路的勝利》,新四軍軍長葉挺賀電稱:“欣悉南潯大捷,盡殲丑類,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漢之保障,并平型關、臺兒莊鼎足而三,盛名當垂不朽”。這次勝利再一次挫敗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堅定全國軍民抗戰到底的信心。 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政府妄圖利用長江天塹,搞南北分治。在瑞昌、九江、湖口、彭澤駐守兩個國防正規軍的兵力及大量地方武裝,并以海軍艦隊配合扼守。但是他們沒有逃脫必然滅亡的命運。中國人民解放軍于1949年4月22日解放彭澤縣,接著解放湖口、瑞昌、九江等地,為解放江西全省叩開了大門。 ?。ㄈ?/p> 九江有肥沃的土地,遼闊的養殖水面,茂密的森林,農業生產很具有優勢。農業的主要種植作物有水稻、棉花、大豆、玉米、花生、油菜籽、芝麻、茶葉、苧麻等二十多大類別。水稻、棉花、油菜、苧麻、茶葉屬江西省的重要產區之一,其中棉花產量占全省三分之二。林、牧、副、漁業生產在全省也占有相當位置。 解放以來,九江的農田基本建設成就顯著;農業機械擁有量迅速增長;農業科學應用水平不斷提高;農業經濟持續穩定向前發展。九十年代初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永修、修水、都昌、德安四縣為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彭澤縣為全國優質棉生產基地;湖口為全省油菜生產基地。 農墾事業是九江一大特色,在全省農墾戰線占有重要位置。它集農、工、商、運、建、旅游、服務業于一體,全面開發,綜合經營。農副產品有糧食、油料、茶葉、水果、生豬、家禽、水產品等。工業產品有羽絨制品、服裝、紡織、機械、電子、樂器、工藝品等。共青羽絨廠是國家經貿部定點生產、加工出口羽絨制品的重要基地?!傍嗻喤啤庇鸾q制品出口量1989年占全國同類產品的三分之一,并被外交部選作國家禮品贈送給前來訪華的前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一行。1988年,該廠榮獲“全國農墾十大工業創匯企業”、“500家最大企業”稱號和“全國五一勞動獎”,并獲得“江西省企業技術進步獎”。1989年,共青羽絨廠晉升為國家二級企業。到1990年6月底,市農墾系統獲國家銀質獎1項,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金獎1塊,建國40年婦女兒童生活用品博覽會金質獎一項,其他銀牌3塊,銅牌3塊,部優產品12種,省優產品12種。 九江森林植被屬于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逐漸過渡到北亞熱帶的常綠闊葉與落葉闊葉混交林類型。地帶性植被有八個基本類型。森林植被隨海拔的升高呈現出比較明顯的差異,大致為, 海撥500米以下為馬尾松林、油茶林等,海拔500~800米為常綠闊葉林,海拔1100~1400米以上為落葉林、針葉林、灌木叢及山頂草甸。廬山森林植被別具一格,除擁有與其他地區相同的各類森林群落外,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風景區,還有多種外來的松柏人工林。僅在廬山自然保護區的植物種類就達3000余種,比處于同緯度的黃山、天目山要豐富得多。我國唯一的亞熱帶亞高山植物園--中國科學院廬山植物園就座落在這里。九江的植物繁多,種類和種源有3400種以上,高等植物為2800余種,其中木本植物有107科,351屬,1140種以上,約占江西省的60.8%,約占全國的16%。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多達86種。九江的森林覆蓋率為33%。森林資源主要分布在西部九嶺、幕阜山脈的修水和武寧兩縣。全市現有林地面積761萬畝,活立木總蓄積量1678.7萬立方米,竹林總面積34.8萬畝。經濟林木主要有油茶、油桐、板栗和漆樹等。 由于野生植物種屬多,依賴生態環境和植物資源而生存的野生動物資源也很豐富。計有留鳥類115種以上,占全省的44%,兩棲類11種,占全省的28.8%,哺乳類20種, 占全省的36.4%。在永修縣吳城鎮和星子縣的鄱陽湖濱,沿湖多為草洲湖灘淺水沼澤地帶,水草茂密,生境多樣,是候鳥良好的棲息場所。每年農歷十月至次四月,有多達126種候鳥在此云集越冬。其中屬國家保護的珍禽有:白鶴840只,天鵝3000多只,占世界首位。還有丹頂鶴、黑鸛、大鴇、白頭鶴、白枕鶴和大批經濟水禽雁、野鴨等。彭澤縣境內的桃紅嶺是稀有野生動物梅花鹿棲息之地,也是江西省唯一產鹿之處,現存梅花鹿120只以上。鑒于九江有大量的珍稀動物(僅國家一類保護動物就達19種),因此江西省人民政府于1982年、1983年先后決定建立了彭澤桃紅嶺梅花鹿和鄱陽湖侯鳥保護區。 九江水系發育,水資源得天獨厚。擁有總量達141.84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136.5億立方米。長江、贛江過境水資源的數量高達8900億立方米??芍^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九江水力資源豐富,水電資源蘊藏量70.1萬千瓦,可開發利用量為32.9萬千瓦。水力資源主要集中在修水、武寧兩縣,是促進山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潛在能源。 九江水產資源十分豐富。魚類有21科,109種,隸屬于12目。其中鯉科魚類最多,計70種,占64.8%; 其次為脂科,5種,占4.6%;鰍科4種,占3.7%;還有鯡科、鯰科、攀鱸科,等等。名貴的魚類有太湖短吻銀魚、中華鱘、揚子江鱘、鰣魚、、櫛蝦、虎魚(廬山石魚)等。主要經濟魚類有鯉、鯽、青、草、鰱、鳊類、銀魚、鰣類等30余種。其他水生經濟動物有蝦蟹類、貝類等。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中華絨螯蟹是九江一大特產,特點是體肥、個大、肉鮮、味美,暢銷香港等地。漁業生產逐步由天然捕撈轉向人工養殖為主。1986年在彭澤、湖口、都昌、星子、九江縣和廬山區、赤湖水產養殖場、柘林水庫建立的8萬畝水產養殖基地,以及世界糧食計劃署援建的都昌、星子、永修縣沿鄱湖畔建造的2.5萬畝精養魚池,正在發揮效益。 九江礦產資源豐富,品種繁多,是江西省礦產資源重要儲藏地之一。已經發現的礦種有金屬、非金屬、能源礦產3大類68種。已探明儲量的銅、鎢、錫、銻、金、銀、鈹、釩、螢石等44種,其中黃金、銻、錫、螢石儲量居江西之首,銅居第二位,鎢居第三位。石灰巖、白云巖資源極為豐富,遠景儲量達數百億噸,型砂、石英砂、大理石、花崗石、瓷土等非金屬礦藏得天獨厚,開發潛力很大。煤炭有一定的儲量,預計遠景儲量達6億噸,但異常分散,適宜鄉鎮企業小規模開采。九江于八十年代中期開發黃金生產。1990年黃金產量1.4萬兩,名列全國第22位,跨進了全國萬兩黃金市之列。 ?。ㄋ模?/p> 解放前,九江工業基礎薄弱,市區只有棉紡、織布、印刷、面粉、火柴等幾家小廠和一些手工業作坊。各縣區也只有一些土法榨油、軋花、釀酒等小型家庭手工業??煞Q之為企業的僅56家。解放后,九江逐步建成具有相當規模、門類比較齊全、內部結構趨于合理的工業體系。擁有紡織、機械、建材、采礦、冶煉、造船、石油加工、化工、電力、電子、食品等幾十個行業,企業戶數達2千余家。鄉村工業蓬勃發展,初步形成了礦產、建材、服裝、紡織、化工、機械等9大支柱產業,有40多種產品已打入國際市場,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 機械工業主要產品有柴油機、金屬切削機床、鍛壓設備、工業電爐、食品機械、木工機械、汽車拖拉機配件、高低壓電瓷、礦山機械、冷藏集裝箱等38大類160余種產品系列。骨干企業有國家二級企業江西制氧機廠和九江動力機廠等。江西制氧機廠系國家勞動部和機械工業部定點生產一、二、三類壓力容器的廠家,該廠生產的空氣軸承中空透平膨脹機和九江動力機廠的S195型柴油機獲1985年國家銀質獎。全系統有11種產品為國內首創,30多種產品填補了省內空白,2項產品獲國優,24項產品獲省優、部優。 石油化學工業主要產品有汽油、柴油、煤油、燃料油、瀝青、燒堿、鹽酸、漂白粉、聚氯乙烯、氮肥、磷肥、農藥、塑料及其制品等。年產能力燒堿3萬噸,農藥2000噸,合成氨8400噸,氮肥6000噸,磷肥12萬噸,復合肥3000噸,塑料2.8萬噸。主要廠家有全國第一個萬噸級有機硅企業星火化工廠,全省唯一的年加工原油250萬噸的九江煉油廠,江西最大的氯堿企業九江化工廠,全省五大鈣鎂磷肥生產廠家之一的九江磷肥廠,化工部重點企業之一的江西輪胎廠。 電力工業火電、水電皆備,以火力發電為主。擁有兩座火力 發電廠,一座大型水電站,362座小水電站,總裝機容量69 .6萬千瓦,年發電量可達264612萬千瓦小時。全市鄉鎮通電率達100%,村通電率達80%以上。柘林水電站為全市水電之最,裝機容量18萬千瓦。九江發電廠擁有全省第一座超高壓發電機組,為我省最大的火力發電廠。 建材工業由解放初只能單一生產磚瓦發展到生產水泥及其制品、建筑陶瓷、玻璃纖維、花崗石、人造纖維板等多種產品,初步形成了一個品種多,用途廣,較完備的建材工業體系。主要廠家有我國最早生產人造水晶、全省唯一生產平板玻璃的江西平板玻璃廠、年產能力達50萬平方米彩釉墻地磚生產線的九江建材廠,名列江西第二的廬山水泥廠,江西第一個花崗石專業化生產廠家江西花崗石廠等。產品質量優良,暢銷省內外。 造船工業歷史悠久,戰國時造船業已具相當水平。唐代,九江造船技術精湛,可建造20丈長,載重1萬石,乘6~7百人的大海船。明代九江有制造海船的船廠。清代及民國年間,九江的造船業逐漸衰弱。解放后,九江的造船業獲得新生,得到發展。1990年,全市共有造船工業企業30家。具有建造一萬噸級以下種類船舶、船用機械、導航儀器及其他機電產品的能力。是長江中下游最大的現代化造船工業基地之一。主要廠家有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所屬的江州、江新造船廠和九江水泥船試驗廠。水泥船試驗廠是目前我國唯一的水泥船科研、設計中心和生產基地,也是亞洲生產鋼筋、混凝土工作船舶的大型企業之一。九江造船業先后制造了我國第一艘1500客位大型沿海雙體客輪,目前我國最大的日生產五萬噸水泥的鋼筋混凝土水上水泥廠船,5000噸級油輪,2600馬力頂推輪,500~2300噸貨輪,300~1500噸駁船,1400噸海洋調查測量船和漁輪,80~200噸打澇浮筒,52英尺豪華游艇,80座客位玻璃鋼氣墊船等。近年來,獲國家科技成果獎4項,國家銀質獎12項,部優、省優10項。產品遠銷歐、美、非洲和東南亞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九江用于紡織的天然纖維豐富,自古手工紡織業盛行,手搖紡線車遍及千家萬戶?,F代紡織工業出現于1919年的“久興紗廠” ?。ń窬琶抟粡S),為江西現代紡織工業之始。解放后,紡織工業得到長足發展,現已成為全市工業的重要支柱。1990年末,紡織工業企業達120多家(含鄉鎮企業),形成棉紡、棉織、毛紡織、麻紡織、化纖、印染、針織、絲綢、紡織器材、服裝等門類齊全行業配套的現代紡織工業新格局。擁有5個較大的棉紡織廠、2個毛紡織廠、6個針織廠。共有19萬枚紗錠,4. 2千臺布機,400臺針織機,6條印染線。全年可生產紗28826噸,布7747萬米,印染布4999萬米,呢絨106萬米。主要企業有江西唯一的年產3000噸人造絲、15000噸棉漿粕、5000噸衛生紙的九江化學纖維廠,該廠年產2萬噸粘膠短纖維工程,引進瑞士毛雷爾公司的技術和設備,成為九十年代初全國20家大中型化纖骨干企業之一。還有設備先進的精梳毛紡織染整聯合企業江西毛紡廠,江西省規模最大、唯一中外合資生產服裝的專業公司九江華潯服裝有限公司,以及九江國棉一廠、二廠、三廠,瑞昌苧麻紡織廠等一大批骨干廠家。瑞昌麻紡廠已成為國家經貿委麻紗布定點出口生產企業。華潯服裝有限公司從美、日、德引進夾克衫、風衣、牛仔系列服裝等6條生產線,產品遠銷美國、德國、東歐各國、日本、澳大利亞及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同時,九江紡織行業在人員技術方面積極支援全省兄弟地市興建紡織工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ㄎ澹?/p> 九江,自晉代起,即成為“米商納賈”的都會。鴉片戰爭后,九江被辟為通商口岸,英、日等國在此設租界,辦洋行,成為進出口貿易的重要商埠,華洋商家雜處,南北貨物匯集,一度成為全國“四大米市”、“三大茶市”之一??谷諔馉幤陂g,日本財閥壟斷,城區商號減至不到300家。解放前夕,通貨膨脹,物價飛漲,商業衰退。 解放后,經過三年經濟恢復,以及先“改造”,后“調整”的曲折過程,全市城鄉商業有了很大發展。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貫徹改革開放方針,改變流通領域長期統得過多,管得過死的狀況,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并存發展的格局。供銷合作社恢復集體所有制性質,私營個體商業迅速發展,市場繁榮,購銷兩旺。1990年社會商品零售額207039萬元,商業網點62654個,形成以市區為中心的贛北大市場,并輻射鄂東、皖西。 飲食服務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1990年,全市飲食服務業網點13700個,從業人員36508人,營業額10602萬元。涌現了一批優質服務的餐館、飯店,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新出很多名菜、名點。 對外貿易逐步擴大。先后建立了11個出口商品基地。出口商品主要有紡織、服裝、畜產、糧油、食品、化工產品等6大類500余種。1979年至1990年,全市累計完成出口供貨額181440萬元。1983年,九江成立江西遠洋運輸公司,并相繼建立海關、商檢、口岸辦等16個對外貿易機構,直接承辦商品進出口業務。利用外資取得成績。至1990年,全市共興辦中外合資合作企業17個,外商獨資企業1個,總計利用外資1537.1萬美元;利用外國政府貸款項目2個,合計3184萬平均;利用國際金融組織貸款1項,合人民幣316.2萬元。 九江米市恢復發展。1990年,全市共有庫點377個、倉庫1077座,容量11.83億斤。經多方籌集資金,加強糧食加工、市場、倉儲等基礎設施建設,已形成糧油精深加工、市場交易和流通中轉齊頭并進,形成糧食貿易與實業綜合發展的格局。 九江茶葉產銷歷史久遠,廬山云霧茶在北宋時列為貢品,清代修水茶葉享用“茶蓋中華,價甲天下”的美譽,遠銷俄羅斯和歐洲諸國。民國時期,生產萎縮。解放后,人民政府從資金、物資、技術等方面扶持茶葉生產,產量上升,交易活躍。1990年,全市茶園面積14.46萬畝,茶葉產量3115噸。有紅茶、綠茶待7大類幾十個品種。廬山特級云霧茶、越秀牌寧紅功夫茶多次獲國家金、銀優質獎。1985年起茶市放開,議價議銷,多渠道經營,除銷售到全國各省、市外,還大量出口到俄、法、美、英、日和東歐諸國。 九江金融業源遠流長。清同治二年(1863年)設立華洋眾商公估局。光緒三十一年(1989年)設立戶部銀行九江分行。辛亥革命后,1913年成立交通銀行九江辦公處,1916年成立中國銀行九江分行,1928年成立中央銀行九江分行。接著,上海商業儲蓄銀行、中國農民銀行、江西裕民銀行相繼在九江設立分行或辦事處。1931年至1934年,湘鄂贛蘇維埃革命根據地曾建立金融機構,并發行貨幣。解放后,1949年6月4日,成立中國人民銀行九江支行,相繼組建各縣中國人民銀行,開展金融業務活動。1984年12月,九江市人民銀行與工商銀行分開,1985年成立外匯管理局九江分局,形成以人民銀行為領導,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專業銀行為主體、保險公司、城鄉信用社并存的社會主義金融體系。1990年,全市擁有各類金融機構871個,職工6820人。各項存款余額214670萬元。銀行信貸投入不但成為發展九江經濟的重要財源,而且為科學技術、文教衛生、旅游服務和住房消費等事業的繁榮作出貢獻。 ?。?/p> 九江“途通五嶺”,“勢拒三江”,水陸交通十分便利,自古就是川、陜、桂、湘、鄂、皖、贛的“七省通衢”?,F已形成水路縱橫交織,公路、鐵路南北交錯,航線定期開班,管道運輸初具規模的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絡。 南潯鐵路是江西最早的一條客運鐵路,它縱貫市境南北。解放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九江的鐵路建設展現勃勃生機。市境的沙河至湖北省大冶的沙大鐵路(武九線的一段)于1988年建成并投入營運,使九江市至華中重鎮武漢的鐵路運輸縮短380多公里。境內鐵路線總里程達256公里,并與浙贛、京廣和鷹廈鐵路結成運輸網。最大通過能力達700萬噸?!鞍宋濉逼陂g動工興建的京九鐵路,九江住居樞紐。同時興建九江新火車站,修建南潯鐵路復線。九江長江大橋于1992年5月合攏,1993年1月公路橋通車,1994年7月鐵路橋完成鋪軌任務。1997年全線通車。 公路四通八達,聯接城鄉。解放前,九江僅有公路112公里,而且路況很差。新中國成立后,經過四十余年的建設,至1990年底,全市公路通車里程3653公里。市境259個鄉鎮全部通公路,2401個行政村,通車路率近90%。八十年代以來,九江公路建設轉向提高等級為主,拓寬路面,加固路基。廬山山南山北公路、湖口至安徽牛礬公路、九江至瑞昌及瑞昌至湖北界首公路等主干線路,完成改造。九江至南昌全封閉和立交雙車道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全長113公里。較之原有公路,行程縮短100余公里,行車時間縮短2小時。 航空建設步伐加快。解放前,九江十里鋪機場,只能供小型飛機使用。解放后一度供播種、撒農藥等空中作業及訓練滑翔用。七十年代興建馬回嶺機場(現稱九江機場),1981年完成供737等大型飛機起降機場建設,1986年開辟了九江--北京、九江--惠陽航線。并為開辟九江--南京、九江--上海等航線加緊擴建站區工程。 港口建設取得佳績。九江港是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老港,是江西省唯一的長江港口,也是一座天然良港。沿江西上,可達武漢、重慶;順江東下,可通南京、上海。沿鄱陽湖進發,可與本省贛江、修河、撫河、昌江、信江五大水系相聯。江河通航里程904公里,長江主航道可常年通航5000噸級船舶,內河鄱陽湖經過疏浚500噸級船隊可從湖口常年直航省會南昌。這種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與自然條件,深得一些偉人和有識之士的贊賞和重視。孫中山先生在其《建國方略》中就提出:“吾將長江與鄱陽湖的建設--鄱陽港(即為九江港),此港將成為江西富省之唯一商埠……世界商業制造之大中心,中國南北鐵路之一中心?!睂O中山先生這一理想,由中國共產黨人逐步實施。解放后,人民政府不斷加強港口建設和管理,使之成為長江沿岸十大港口之一。自1980年國務院批準九江港正式辟為對外貿易港口以來,港口建設日新月異。列為國家“七五”重點建設工程的外貿碼頭,于1990年4月提前交付使用,常年可同時??浚担埃埃皣嵓壺涊唭伤?。年貨物吞吐量由原來的30萬噸增加到70萬噸。遠洋運輸迅速崛起,先后發展5000噸級海輪4艘,已開通日本、朝鮮、韓國、新加坡等航線,主要經濟指標走在全國同行前列。新客運港區完成擴建改建工程,客運碼頭及候船室居全省第一。港口年吞吐能力達1600萬噸。 九江的通信事業,無論古代的郵驛,還是清末民初的近代郵政通訊,在全省都屬于領先發展的地位。秦代,嶺南新區驛道,均經九江而達南昌。清代,九江府的郵驛,具有相當規模。有的項目為全省最先。1885年,九江率先開辦電報局;1888年,清廷架設自九江經贛州至廣東的電報線路,使九江與贛州同時率先進入全國通信網;1896年,清政府開設海關郵政,九江先于全省設立郵政總局;1912年,九江與南昌市一道在全省最先使用長途電話。民國十五年(1926)九江設立短波無線電臺。盡管如此,但舊中國九江的電信事業仍十分蕭條。1949年解放時,九江市話只有100門磁石式交換總機和125對出局線,長途傳輸經九江至干線通信只有4路明線載波電路,實線電路2路,一般電路16路。農村電話寥寥無幾。 解放后,共產黨和人民政府把發展郵電事業擺在重要位置。不僅建立和健全了172個各級人民郵電服務機構,開辦了各種郵政服務,而且不斷更新郵電設備,開拓郵電新領域。1960年,九江先于全省敷設長途進局電纜;1988年6月數模兼容480路微波系統在九江至南昌安裝,電路全長201公里,為全國第一條八十年代國際先進水平微波電路;1988年末,九江電信樞紐大樓竣工,該樓共11層,高57.7米, 總面積10496平方米,為當時全省郵電系統最高的建筑物;1989年,九江至南昌光纜先建段,在全省率先建成。1989年12月,寧漢光纜穿越鄱陽湖水域,在湖口縣鋪設水線一次成功,全長2300米,是全國內陸最長的3條水線之一。進入九十年代,九江在全省率先實現縣以上電話交換程控化,長途傳輸數字化。使九江城鄉的郵電通信,具備了光纜、程控、微波等多種通訊手段。同時,移動通信、無線自動尋呼、用戶傳真也已廣泛應用。九江的長話電路,已進入全國長途自動網,開通了國際直撥電話業務。全市縣以上城鎮的電話,可直撥國內1600多個城市,世界196個國家和地區,給各項事業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ㄆ撸?/p> 唐代詩人權載之有詩云:“九派潯陽郡,分明似畫圖”。 九江,山擁千嶂,江環九派,千崖競秀,萬壑爭流,梵宇巍峨,勝跡如林的山水畫卷。尤以“匡廬奇秀甲天下山”而著稱于世。 廬山,為我國千古文化名山。廬山開發開放都較早。遠古時大禹治水曾登廬山,據傳漢陽峰上曾留有“禹王崖”石碑。公元126年司馬遷游歷考察過廬山,《史記》記載:“余南登廬山,觀禹疏九河”。廬山是我國佛、道教中心之一,古代寺廟林立,山上山下寺院多達380余處。各方老道高僧云集,講道參禪事盛,對佛教的振興及其在國外的傳播,都產生過重大影響。廬山的開放在鴉片戰爭后,自1882年始,俄、美、英、法、德、葡萄牙、瑞典、意大利、芬蘭、澳大利亞等國在此強行租地,興建教堂和別墅。至1927年,外國別墅和教堂多達518幢。廬山還是我國保存第四紀冰川遺址最典型、最集中的一個山體,又是高山植物最具研究價值的場所。 歷代名人及國共兩黨軍政要人都仰慕廬山。自晉代陶淵明、謝靈運之后,王羲之、鮑照、江淹、李白、白居易、周敦頤、蘇軾、王安石、岳飛、朱熹、朱元璋等500余文人雅士、達官顯貴,游歷或定居廬山,放歌廬山山水,留下許多名篇佳作。自民國十七年(1928)起,廬山成為南京國民政府的“夏都”,國民政府先后在廬山興建傳習學舍、大禮堂、圖書館三大建筑,1932~1937年,蔣介石坐鎮廬山,提出“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的方針,策劃“圍剿”紅軍,培訓國民黨軍政少尉以上、縣長等骨干人員。使廬山增強了政治色彩。解放后,中共中央于1959年8月在廬山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和八屆八中全會,1961年召開中央工作會議,1970年召開九屆二中全會。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廬山進行了偉大革命實踐,留下許多感人故事。給廬山增添了新的人文景觀和研究價值。 廬山風光,氣吞江岳,變幻莫測,險峻而奇特,壯觀而秀麗, 自然景觀和人文景點,交輝相映,相形成趣。全山景點達80多處?,F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是“中國旅游勝地40佳”之一。成為九江旅游事業的“龍頭”。 境內潯陽景區的煙水亭、周瑜點將臺、琵琶亭、灌嬰井(浪井)、九江長江大橋,湖口的石鐘山、鞋山,彭澤的龍宮洞,都昌的南山,星子的秀峰、觀音橋、白鹿書院,永修的云居山,吳城候鳥保護區,德安的共青城,九江縣的陶淵明紀念館、岳母墓、獅子洞,修水的南崖,瑞昌的商代大型銅礦遺址,地跨永修、武寧的柘林水庫風光等150多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點,品位很高。全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候鳥保護區為世界最大的候鳥保護區。 ?。ò耍?/p> 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九江的科教文衛體和新聞事業,興旺發達。 科教事業穩步發展。在中央關于“科學技術必須面向經濟建設”方針指引下,科學技術為生產建設服務出現了可喜的局面,科學技術的推廣、應用成績顯著??萍寂d農,科技興工,科技致富,成為廣大群眾的追求??萍汲晒D化率達到60%以上。 教育事業興旺發達。解放以來,全市形成了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多種類的教育網絡。全市有各類學校4千多所。其中高等院校、中專等專業學校21所。還開辦了函大、刊大,興辦了成人教育、職業教育。專任教師4.4萬余人。 在校學生76萬人。學齡兒童入學率和鞏固率分別為97. 8%和97%以上。各類學校為全國各種高等學校輸送了大批品學兼優的人才。 衛生事業面貌一新。解放以來,醫療條件明顯改善,衛生隊伍逐步擴大,人員技術素質得到提高。全市有醫院、療養院(所)、門診部(所)、衛生防疫所(站)、婦幼保健所(站)700余所,擁有各類病床13220張,專業技術人員1.3萬人。 防病治病水平有明顯提高,急性傳染病率大幅度下降,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中醫事業有了喜人的發展,預防保健和衛生監督監測工作有了加強。 文化藝術空前繁榮。特別是改革開放十年來,更是異彩紛呈。僅自1979年以來,在省級以上報刊、出版社、電臺、電視臺發表出版、播映、展出的文學、美術、書法、攝影等各類文藝作品16000余篇(件)。其中有1000余篇(件)作品在全國性文藝評獎中獲獎;2000余篇(件)作品獲省級獎。由本市作者創作的影視文學劇本30多部,已經拍攝放映的電影10多部,電影《廬山戀》、《鄉情》、《鄉音》、《鋼銼將軍》先后獲“百花獎”,“金雞獎”和文化部、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廬山戀》還獲得意大利蒙塔納第三十屆國際青年電影節優秀影片獎。 群眾文化豐富多彩。節日文化、旅游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民間文化異彩紛呈。一部分地方傳統優秀曲藝劇種得到了發掘和發展。具有地方民間特色的武寧縣的鋤山鼓、鄱陽湖畔的青陽腔、九江縣的文曲、修水縣的寧河戲、星子縣的西河戲、德安縣的儺舞、瑞昌市的民間剪紙等,經過發掘整理,煥發出新的活力。 新聞事業發展迅速。全市有縣級廣播站10座,縣級廣播電臺2座,市級廣播電臺和電視臺各1座。配套建起了一批電視差轉臺和衛星地面接收站。全市電視覆蓋面達85%,廣播覆蓋率達90%。1949年6月10日創辦的《九江日報》自1990年7月19日開始,已全面采用電腦激光排版膠印新技術。 ?。ň牛?/p> 九江文化發達,人才輩出,各領風騷。晉代田園詩人陶淵明是古柴桑人,他不謀仕途,幾度辭官,最后因“不為五斗米折腰”,只當83天彭澤縣令就掛印而去,高風亮節,受人敬仰。他的詩文流傳國內外,創一代田園詩風,被譽為東方文學巨星。北宋“蘇門四學士”之首的黃庭堅系修水縣人,他學識淵博,參加校訂《資治通鑒》,主編《神宗實錄》。但仕途坎坷,屢遭奸佞陷害,他以吟詩作賦對之。死后被追封為龍圖閣學士加太師。他的詩文和書法流傳后世為江西詩派宗師。九江還涌現出一批有才干的軍事家和科學家。如東晉時的周撫、周楚、周訪一家三代,為保衛晉室屢建奇功,官至梁州都督、鎮西將軍、揚烈將軍。清代的永修縣人雷發達及其嗣孫是宮殿、園林、陵寢等建筑工藝的主要設計師,主持營造工作達兩百余年,譽稱“樣式雷”他們承辦的大型工程有故宮三大殿、頤和園、萬壽山、玉泉山、香山園林、熱河避暑山莊等,至今享有盛譽。北宋理學開山祖周敦頤,任南康(今星子)知軍時,因愛廬阜之美而決定定居廬山,在其母親的墓碑上明確鐫刻:“吾后世子孫,遂為九江濂溪人”。 時至近現代,九江涌現了許多革命愛國志士和科技精英。清代維新志士陳寶箴(修水人)一門四杰。本人為清光緒年間的湖南布政使,因支持變法維新,被“即行革職,永不敘用”。其子陳三立、孫陳衡恪、陳寅恪是我國著名的詩人、歷史學家和畫家。一家三代四人,同時收入現代權威性工具書《辭?!?,屬全國僅有。辛亥革命元老李烈鈞(武寧人),追隨孫中山,響應武昌首義,推翻清廷,創建民國;辛亥革命后,又奉命領導湖口起義(“二次革命”),討伐袁世凱,維護共和。九江籍的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德珩,早年參加“五四”運動,起草“五四”宣言,追隨中國共產黨,倡導民主與科學,歷盡艱辛,鞠躬盡瘁,立下不可磨滅的功勛。湖口人楊作材,是中共著名的建筑工程專家。1939~1942年,在革命圣地延安設計營建了安塞李家塔大禮堂、楊家嶺中央辦公廳大樓、棗園禮堂、王家坪小禮堂一大批建筑工程。解放后,任國家建委、國家計委副主任,積極推動“設計革命”。德安縣人袁隆平,系當代水稻專家,勝利完成“第二次綠色革命”,被國際上譽為“雜交水稻之父”而名揚全球。 還有在甲午戰爭中視死如歸率“高升號”艦沖向敵艦的高善繼,反袁(世凱)志士徐秀鈞,新聞界老前輩黃遠生、徐寶璜,在“濟南慘案”中寧死不屈的外交官蔡公時,高歌“滿天風雪滿天愁,革命何須怕斷頭”的悲壯詩文步入刑場的原德安縣委書記楊超,著名藏書家、??奔?、版本家李盛譯,有生活在異國而以中國人自豪的著名詩人、書法家、畫家蔣彝,以及八十年代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榮立二等功的朱勇烈士,等等。他們為中華民族的奮起獻出了自己的智慧和生命,為子孫后代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為九江人民爭得了榮譽。 ?。ㄊ?/p> 工農業生產的發展,計劃生育的實行,家庭就業人員的增加, 國家有關政策的出臺,使城鄉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費水平都有較大的提高。城鄉居民儲蓄額由1978年的0.41億元增加到1990年的12.84億元,增長31.31倍。居民消費結構由溫飽型向小康型過渡, 吃穿 用等生活資料的支出比重逐步改變,消費趨于多元化,質量不斷 上升。 食物消費:由吃飽到追求吃好,講究口味,營養搭配。主食消費比重下降,副食消費比重上升。據抽樣調查,全市居民平均每人每年消費糧食96公斤,食用植物油11公斤,豬肉22公斤,牛羊肉1公斤,鮮蛋7公斤,水產品10公斤。 衣著消費:呈現多元化、個性化的特點;衣著貨幣投放更多地趨向成衣服裝;其次為鞋類和衣著材料。過去人們是要求服飾牢固、耐穿,“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F在越來越多的人追求舒適、高檔、瀟灑、漂亮。特別女性,總希 望打扮的與眾不同。 用品消費:由實用到追求現代化、高檔次。據抽樣調查,1993年底,全市城鎮居民每百戶家庭擁有自行車165輛,縫紉機68臺,洗衣機79臺,電冰箱74臺,彩色電視機65臺,錄音機91臺,鋼琴、組合音響、錄放相機、攝像機、電話、摩托車,以至汽車也開始進入部分高收入尋常百姓家。農民家庭擁有的耐用消費品也日益增多。其中每百戶農村居民擁有自行車124輛,縫紉機60臺,手表220只,電視機75臺,電冰箱1臺,洗衣機1臺。而且這些商品的擁有量呈現上升勢頭。 住房消費:由有棲身之地到追求舒適、寬敞、以至豪華。裝飾居室,美化生活,成為城鎮居民新的時尚,用于這方面的消費支出。逐年增加。農村富裕地區,多是一戶一居上下兩層樓式結構,有的有庭院有曬臺,明亮寬敞。城鎮居戶,有的裝璜精美,墻布涂料、大理石、地面磚裝飾一新,吊頂、壁燈、彩燈金碧輝煌。住房面積普遍有了增加。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積10.08平方米,比1981年增加3.48平方米。農民居民平均每人居住面積達20.93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13.11平方米,磚木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房屋占據主要地位。一批安居工程正動工興建,民居條件將繼續改善。 ?。ㄊ唬?/p> ?。保梗梗薄保梗梗的?,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八個五年計劃實施時期,也是九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較快,城鄉面貌變化較大的時期。自“七五”計劃開始,國家和江西省把許多重點工程尤其是交通能源項目安排在九江,“八五”時期這些項目相繼建成并逐漸發揮效益,使九江的基礎設施和產業結構不斷改善,推動和促進各行各業的全面發展。 基礎設施建設成就輝煌?!鞍宋濉逼陂g全市共實施國家和省市重點工程項目32個,總投資85億元,相當于八十年代投資總和的三倍。其中尤以交通、能源、郵電發展迅速。九江長江大橋于1992年5月勝利合攏,同年11月1日公路行車道板架設完畢實現南北連通;1993年1月公路橋建成通車;1994年8月鐵路雙線鋪軌完工通過初步驗收,9月30日首次通過載重列車,公路鐵路兩用橋全面投入使用;1995年11月16日,京九鐵路全線鋪通慶典大會在九江舉行,國務院總理李鵬、副總理鄒家華出席慶典,不久,貫穿祖國南北的大動脈――京九鐵路投入營運。江西省第一條高等級汽車專用公路-南(昌)九(江)一級(半幅)專用公路于1993年1月建成通車,使九江至南昌的汽車行程由原來的4小時減為2小時以內;1994年2月,該專用公路拓寬增幅工程開工建設,7月底竣工通過國家驗收投入使用。九江港客運碼頭及客運站占地面積1.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2733平方米,于1993年4月建成交付使用,年通過旅客能力為248萬人次,為沿江現代化碼頭之一。九江外貿碼頭一期工程于1990年9月建成交付使用,為270多米長的直立岸壁式新碼頭,常年可同時停泊兩艘5000噸級海輪,鐵路直通港口,一次可停車皮28節,年吞吐能力70萬噸;1995年12月二期工程(集裝箱碼頭)沉樁開工。九江民航機場一期工程于1995年10月竣工,11月建站工程由民航華東管理局等單位驗收交付使用。郵電通訊于1995年12月率先在全省實現城鄉統一的市話網。電話號碼由6位升為7位,提前兩年實現鄉鄉通程控的目標。九(江)景(德鎮)公路(九江段)、金三角立交橋、九江新火車站相繼開工。此外,全市各縣(市、區)完成11條107公里縣鄉公路的改造,市區的長虹大道、濱江大道、西二路、環城路主干道的擴改建任務基本完成。使九江的水、陸、空交通躍上一個新臺階,成為長江黃金水道和京九鐵路十字路口的重要樞紐。九江發電廠二期擴建工程的第一、二臺各20萬千瓦機組,分別于1991年12月和1992年11月正式移交生產;三期工程于1995年12月奠基,兩臺35萬千瓦機組將于1998、1999年竣工投產。東津、盤溪、茶子崗等地水電站建設進展順利。九江的能源建設居全省領先地位。 國有大中型工業企業發揮著生力軍作用。九江石化總廠大化肥工程于1992年8月經國家計委批準,12月開工興建,該工程為我國九十年代新建的第四套大化肥裝置,利用油碴為原料,年產30萬能噸合成氨、52萬噸尿素,1995年11月脫鹽水工程竣工驗收,1997年將全面竣工投產。星火化工廠興建的全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萬噸有機硅科技實驗裝置于1992年2月試車投產,它是國家“七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1994年10月,星火化工廠與世界跨國集團公司法國普朗克公司合資建立羅納普朗克星火密膠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硅銅密封膠系列產品。第一期工程年產1800噸,產品行銷國內外。九江化工廠2萬噸環氧丙烷工程于1995年2月試車成功,生產出第一批合格產品。江西贛北化工廠從德國引進年產1500噸聚氯乙烯雙壁波紋管于1995年2月試車成功,該產品是替代鋼管、鑄鐵管、水泥管的理想產品。九江化纖廠兩萬噸粘膠短纖維工程于1995年6月通過省計委組織的驗收,成為國內最大、最先進的生產線,產品暢銷國內外。全市還創出了一批象“鴨鴨”服裝系列、“寧紅”保健系列、“廬山”瓷質磚等名牌產品,使資源優勢逐漸轉化為商品優勢。為國家增加了稅利,為地方增加了財政收入,更為九江的未來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農業經濟在改革中前進。農村中股份合作制,“公司加農戶”等經濟形式和生產服務組織迅速發展,土地有償轉讓和“五荒”(荒山、荒地、荒坡、荒水、荒灘)拍賣承包已經啟動。農業生產在穩定糧食的基礎上,棉花產量每兩年翻一番,總產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二,單產名列全國前茅。彭澤、九江、都昌縣為全國棉花生產百強縣。油料、水產品自1991年起,連續五年保持全省第一,特種水產實現翻番。肉類、茶葉、水果、蠶繭五年中都是成倍增長。農村經濟正沿著由單一經營向多種經營、非農產業大于農業產業的軌道邁進。 第三產業迅速發展。一批大型綜合商場和專業批發市場相繼建成。市區大中大、新光、新潮、九九商城及旅游大樓等大型商城先后竣工開業;各縣(市、區)建成各類集貿市場15座,建筑面積8萬余平方米。市場管理進一步加強。私營企業發展很快,1995年,全市個體私營總戶數達9.39萬戶,從業人員19.2萬人,營業總收入26.3億元,上繳稅金1億元,并形成逐年上升勢頭。 旅游業出現新面貌。堅持打好“廬山牌”,加速了旅游設施建設和旅游新景點的開發。在廬山興建了毛澤東詩詞碑林、三疊泉高架纜車、黃龍寺大口索道。九江縣岳母墓、湖口鞋山等一批新的旅游景點與項目相繼建成,并逐步成為旅游熱點。1995年境外游客達1.58萬人次,國內游客突破400萬人次,創匯437萬美元。 體育賽事盛況空前。在國家體委等有關部門的支持下,九江先后在市區、廬山、共青城舉辦了多次大型體育賽事。1992年5月第六屆全國屈原杯龍舟邀請賽,1993年7月`93中國摩托艇超級明星對抗賽(九江賽區),1993年8月’93“炎黃杯”世界華人華僑龍舟系列賽(九江賽區),1993年9月’93“鴨鴨杯”國際釣魚邀請賽,1994年5月首屆“五羊杯”自行車登廬山比賽,1994年9月“愛電杯”全國摩托艇錦標賽暨國際摩托艇邀請賽,1995年8月`95中國廬山國際武術節既全國少年“武士杯”武術比賽等。這些重大賽事,不僅吸引了海內外知名選手、健將來九江獻藝角逐,而且吸引著眾多的企業名流來九江觀光游覽,進而在九江投資辦企業,促進了九江經濟的發展。 開放開發大有起色。1992年,國務院批準九江為沿江開放城市,享受同沿海開放城市同等優惠政策,揭開了九江開放開發的新篇章。九江通過創辦開放開發區,舉辦各種國際國內體育大賽,拍賣廬山名人別墅,赴港招商引資等一系列重大舉措,使九江的知名度大增,吸引力明顯增強。幾年來,全市共批準“三資”企業375家,實際利用外資2.1億美元。1992年開辟八里湖開發區,規劃面積9.8平方公里,一期開發4.5平方公里,起步區1.8平方公里。至1995年,九江開發區、共青開發區已初步形成規模,昌九工業走廊(永修、德安、九江縣、廬山區等京九鐵路沿線集鎮)建設順利起步,正在成為港、澳、臺及外商的投資熱點;1995年外貿創匯5697萬美元,比1990年翻了近一番。同時,對外交流日益活躍,先后接待了33個國家和地區的來賓242批、4887人次;1993年與澳大利亞的沃拉戈爾市、1994年與斯洛文尼亞共和國的科佩爾市締結為國際友好城市,使九江逐步走向世界。 九江因得廬山之靈秀,鄱湖之浩瀚,交通之便捷,土地之肥沃而著稱于世。近年來,中共中央和國家領導人對九江的開發建設十分關心和重視。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喬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胡錦濤等先后來九江視察。對九江的農業、工業、交通、能源、旅游業等廣泛調查,聽取意見,具體指導??倳浗瓭擅?,還深入長江、鄱陽湖流域,農村鄉鎮,田頭地角,專業戶家中認真考察總結經驗,對九江的發展前景提出明確要求,并感言“九江前途無量”! 九江正在發展中。隨著“八五”計劃的順利完成,基礎設施建設的顯著成效,京九鐵路的勝利貫通,九江面臨新的機遇,新的挑戰。九江人正滿懷豪情,緊抓機遇不放松,加快九江在京九中段和長江中下游之間的崛起,實現在沿江沿線的大跨位。使未來九江成為長江沿岸又一明星城市,成為江西省富庶之地。
|
|||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